推荐全球最大网赌正规平台欢迎您
0597-7533914
ZHANGPING NO.1 MIDDLE SCHOOL OF FUJIAN

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陈东明

推荐全球最大网赌正规平台欢迎您 364400


摘要:历史史料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无论是历史的研究还是教学都需要先对史料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只有有效地运用史料,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史料是历史资料,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教师收集整理史料为前提,在挖掘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习历史,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关键词:分析能力培养兴趣教学反思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的体现。加强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至关重要,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较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我国历史教学发展,同时,也能够融合师生之间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史料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要遵循史料教学的应用原则,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历史知识,树立正确史观。

1 提升教学内容设计

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去掌握历史学科核心能力,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这就是从学生角度来讲的历史教学的立意。为了提高教学品质,历史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根据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问题、 寻找史料,只有找对核心问题,才能真正有方向的收集材料,组织课堂;其次,明确材料寻找的途径。筛选史料该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都应该兼顾,但是仅凭一人之力,是难以做到事半功倍的,科组教师们的力量,集体的智慧结晶是非常重要的。

2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的知识核心素养,就是在于加强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和掌握,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不断地帮助学生进行巩固,不断地努力克服在历史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够让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历史学习机制。核心知识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尤为重要,因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历史的时空感,培养学生在时间轴上的方向感,培养学生拥有更多的历史技巧,让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技巧学习和培养,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运用和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高中历史。

3 提升试题分析能力

首先,着重分析试题的命题理念,使学生可依据课堂的知识和方法来解析问题等;其次,无论是材料题还是选择题,材料解析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材料解析题具有历史教学的独特的价值,注重强调证据的逻辑探究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更能考查学生所学的知识、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是否得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嵌入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中,都可以从试题分析中检验到平时的历史教学是否得当等问题。总而言之,史学阅读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有助于提高试题分析能力,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业的评价。

4 对史料进行一定的分析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带领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比如,在学习有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引用带有大量数据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样一个数量的庞大。在学习时,教师可带着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分析,教给学生史料分析的方法。比如:可以先给它断句,每个句号或每个分号表示一层意思,然后再去每一层中寻找相关内容。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新課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一段史料,教师可先带着学生进行一定的解读和分析,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分析接下来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旁边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适当点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

5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因史料多且形式单一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以娱乐的心态学习历史知识,是提高学史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娱乐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和游戏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科学运用史料就可以满足上述需求,与课本知识单调乏味不同,史料对历史的表述更加立体生动,而且引入史料信息的多少具有可控性,在分析历史人物时,可以适当补充人物传记与趣闻内容,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以适当引入影视资料。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在大脑中模拟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6 提供丰富史料,开展课堂探究

史料的运用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筛选,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用史料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知识的把关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知识学习可以借鉴的史料,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自主研究形成学生自己的意识和想法。通过课堂的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研究的结论拿出来进行交流,学生之间彼此互相沟通,从而在碰撞中产生新的感悟。同时,教师将搜集起来的学生学习心得作为探究课堂的主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布置个性化课后作业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意识不以教师的意识为转移,因此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兴趣点的把握,每个学生都有所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是要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和教授。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一点就有赖于活动课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充分了解了历史教材需要学习的知识,课下对知识的巩固十分重要,但是这种巩固方式并不只有背诵一个方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知识点进行延展,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找到新的发现,因此教师的课后作业应当更加开放,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8 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阅读

课堂教学进行提问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为了促进学生对史料素材进行更好地解读,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史料及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问题,以使课堂由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向双向互动转变,以帮助学生对史料进行更好地解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基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不能过于简单或过难,以引导学生在史料学习中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如在进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如在建国初期,农村集体劳动的“出工不出力”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后期的土地承包到户又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教师通过递进式问题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深入研究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史料,以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9 思维辨析式与史料的结合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形式所留下痕迹,有证据传留于今日者也”。在思维辨析式与史料结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会学生辨析史料的属性。“史料:或者称历史资料,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原始材料并不在于是否真实,而更加关注是否为当时留下来的材料,然而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仅没有注意引导学生鉴别史料的真伪,甚至其自身在对史料的引用和处理上也十分缺乏严谨的考证意识;第二,引导学生辨析新旧史观。历史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学生通过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的探究,明确新旧史观的区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复杂问题,还可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我们在说新中国外交有关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总会引用毛主席的这一句话“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毛主席的这句话,我们这些教师很多人都会习惯引用,表明我们与非洲之间的友谊,非洲民众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巨大作用,但其实这段史实是存在误解的。

10 史料教学反思

通过相应实践表明,史料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并且可以将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史料不能在每一知识点上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重点、难点内容上使用史料教学,进而使史料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教师使用过多的史料开展教学,史料教学将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难以带给学生新鲜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科学、恰当地使用史料,并对史料进行精挑细选,最好使用一手史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史料的作用充分发挥,并且将史料教学的目标逐步实现。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围绕史料实证进行教学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既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适应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卢玥.高中历史自主学习及解题技巧[J].科普童话,2019(1).

[2]张宏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2019(3).

[3]邓超.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8(2).

[4]何海强.高中历史运用史料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J].文理导航,2017(03).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江滨路412号
电话:0597-7533914
邮箱:zpyzbgs@163.com
推荐全球最大网赌正规平台欢迎您